豐盛的葡萄園

52/62

第 五十章—作祭司和文士的以斯拉

「以雅各的上帝為幫助,仰望耶和華他上帝的,這人便為有福。」 (詩146:5)

第一批被擄之民回國約七十年之後,亞達薛西‧朗傑縵納斯登上瑪代波斯的王位。在他作王期間,他頒布第三道重建耶路撒冷的諭旨。於是有以斯拉率領一批猶大人返國,尼希米修建耶路撒冷城牆和恢復聖殿崇事等事情發生。在他長期的統治中,他時常恩待上帝的子民,並相信以斯拉和尼希米乃是上帝所指派要成就特別工作的人。以斯拉時常與王談論上帝的大能,以及祂要猶大人歸回耶路撒冷的旨意。 SPaK 178.1

以斯拉是亞倫的後裔,曾受祭司的訓練;此外,他也熟悉瑪代波斯國內術士、觀兆、和哲士的著作。他渴望與上帝和諧一致,因此考研耶和華的律法,致力於研究諸先知和君王之著作中記載有關上帝子民的歷史。他查考聖經歷史和詩歌的書卷,為要明白主的旨意,更要將這些知識與其他同胞分享。他誠懇地尋求上帝,使他成為以色列中一個聰明的教師。他的心思意念降服於上帝的掌控之下,在生活中樹立了成聖的原則,亦在教導的青年身上,發揮潛移默化的影響。 SPaK 178.2

上帝又揀選以斯拉作以色列的祭司,成為「敏捷的文士,通 達……摩西的律法書。」(拉7:6)他是上帝的代言人,常教導眾民天國的原則。在他生平的最後一段時期中,他的主要工作乃是為人師表。從他虔誠熱心的生活中,向世人顯明聖經能在生活中發揮的高貴力量。以斯拉畢生辛勞於保存和複寫聖經的工作,他搜集了所有能找到的法律抄本,將其騰寫、分發到許多人手中。當他陳述希望返國重建聖城的心願時,王受感動而允准了他的要求,並賜他豐富的禮物以供聖殿崇事之用。亞達薛西王頒布重建耶路撒冷的諭旨,乃是七十年被擄期滿後的第三道命令。王和他的謀士們都慷慨捐獻,並吩咐他們可從王的府庫裏支取金錢以支付費用。 SPaK 178.3

亞達薛西對以斯拉說:「王與七個謀士……差你去,照你手中上帝的律法書,察問猶大和耶路撒冷的景況。凡天上之上帝所吩咐的,當為天上上帝的殿詳細辦理。」(拉7:14、23)王又使擔任祭司聖職的人恢復他們古時的禮節與特權,免他們進貢、交課、納稅。他指示以斯拉說:「要照著你上帝賜你的智慧,將所有明白你上帝律法的人立為士師、審判官、治理河西的百姓;使他們教訓一切不明白上帝律法的人。凡不遵行你上帝律法、和王命令的人,就當速速定他的罪,或治死、或充軍、或抄家、或囚禁。」(拉7:25、26)。如此,以斯拉說服了王讓以色列民得到自由返國的機會。 SPaK 179.1

有些人認清這美意,就善用這項回國的特權;到了約定的日子,在指定的地點集合,一同出發作長途的返國之旅。但是響應這號召的人不多,許多人習於安逸舒適,而不願放棄已安置的產業。以斯拉查點人數後,發現其中竟沒有一個利未的子孫。在被 擄期間,利未人一直享有充分的自由,可以為其他被擄之弟兄服務。但在被擄時期結束之後,因為重建耶路撒冷的聖殿,他們需要更多的祭司主持崇事和擔任民眾的教師。於是以斯拉再度懇勸利未人,特別打發幾位首領帶著他書面的勸告前去。 SPaK 179.2

這個號召終於得到回應,一共有四十位祭司和二十二個尼提寧(即聖所中的執事)、以及教師與助手的一同返國。人人都帶著妻兒和財物,還有為聖殿和其崇事所預備的大批財寶回去。以斯拉明知路上必有敵人埋伏和侵襲,卻未向王要求武裝部隊護送,因他相信上帝必親自引領和保護他們,藉此也讓外邦人看見上帝大能的眷佑。以斯拉在啟程之前到亞哈瓦河邊宣告禁食,祈求上帝的恩典保守他們。為了提防敵人的搶劫,他分派經過考驗的祭司長十二人,奉命看守所有的財物。以斯拉在這一事上,表現出他已認清上帝聖工所需要的秩序和組織。 SPaK 180.1

以色列人逗留在河邊的那幾天之中,充分地作好各項長途旅行的準備。他們在正月十二日,從亞哈瓦河邊起行,往耶路撒冷去。隨行的數千人中有不少婦孺,所以必須緩緩而行。他們歷時四個月的旅程十分順利,在亞達薛西王七年五月初一,抵達耶路撒冷。 SPaK 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