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盛的葡萄園
第四十九章—在王后以斯帖的時代
「並要在患難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你也要榮耀我。」 (詩50:15)
當時返國重建聖殿和家園的人,只有五萬人左右。大多數的以色列人都寧願留在流亡之地,而不願長途跋涉返鄉和忍受重建家園之苦。二十餘年之後,在位的大利烏王又頒布一道御旨,為猶大人預備了另一次歸回列祖之地的機會。主預先展望到薛西王在位時所將臨及的患難時期,因此要撒迦利亞去勸導他們回國。祂這時的旨意仍和起初一樣,要祂的子民在地上成為歸榮耀與祂的人。在流落異地之年間,上帝再次給予他們機會回轉效忠祂。有些人聽從了勸告而順服,但眾多的人並未被先知的勸告所動,不願返國。 SPaK 175.1
這時瑪代波斯國的形勢起了迅速的變化,由薛西大帝即位。撒但利用一個掌握大權的惡人哈曼,進行破壞的工作。哈曼痛恨一個名叫末底改的猶大人,因為末底改不肯向他跪拜表示敬意。因此他設謀要滅絕全國所有的猶大人。王相信了哈曼的誣告,乃擇定日期要屠殺國內的猶大人,並沒收他們的財產。「王的諭旨所到的各省各處,猶大人大大悲哀,禁食哭泣哀號;穿麻衣躺在灰中的甚多。」(斯4:3) SPaK 175.2
在上帝的安排下,猶大女子以斯帖作了瑪代波斯國的王后。末底改是她的近親,所以求她冒險到王面前為民請願。末底改說:「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斯4:14)以斯帖知道單憑她的努力是不夠的,所以她告訴末底改:「你當去招聚書珊城所有的猶大人,為我禁食三晝三夜,不吃不喝;我和我的宮女也要這樣禁食;然後我違例進去見王,我若死就死罷。」(斯4:16) SPaK 176.1
隨後她去晉見王,得蒙王施恩,一同設宴款待哈曼。當夜上帝使王失眠,以及讓哈曼的毒計被揭穿等事,都記載在聖經的故事中。結果王又頒布另一道諭旨,准許猶大人為保存性命而擊殺要害他們的人;末底改取代了哈曼的位置,成為亞哈隨魯王的宰相。他也致力於促進以色列民的福利,使上帝的選民再度受到朝廷的優待,得以實現歸回故土的旨意。但一直到亞達薛西一世第七年時,才有大批的猶大人隨以斯拉返國。 SPaK 176.2
那在以斯帖時代臨到上帝子民的苦難經驗,在末時也要如此;「龍向婦人發怒,去與她其餘的兒女爭戰,這兒女就是那守上帝誡命,為耶穌作見證的。」(啟12:17)那在古時慫恿人去逼迫真教會的同一精神,亦要採取同樣手段對待上帝的子民。今日真教會的仇敵,視守安息日誡命的人為末底改。撒但要激起公憤來攻擊這一小群不願違犯上帝誡命的人,讓有權有勢的人起來共同謀害他們。這些人要用言語和文字,力圖推翻他們的信仰;要利用虛偽不實的指控,煽動群眾的情緒。立法者為了博取群眾的擁護,乃要制定星期日律法的要求。那些敬畏上帝的人,絕不接受這違犯十誡的制度。在末期真理與謬論的最後大爭鬥中,將 以此為爭論的重點。我們應當堅信主必如以斯帖的日子一樣,維護真理和祂的子民。 SPaK 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