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盛的葡萄園
第四十一章—在火窯中
「忍受試探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經過試驗以後,必得生命的冠冕,這是主應許給那些愛祂之人的。」 (雅1:12)
上天賜予尼布甲尼撒那特別的夢,將末時的大事展現給他,乃是要使他明白自己在世界歷史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他的國與天國應保有的關係。在夢的解述中,但以理也清楚地指出上帝必另立一國,是永不敗壞、永遠存留的國度。王曾承認上帝的權能,亦一度受敬畏上帝的意念所影響;但他的內心尚未清除對屬世的野心和自高的慾望。他在位時,國家的強盛使他心高氣傲,不再尊榮上帝,而更熱心地恢復敬拜偶像。「你就是那金頭」這句話在王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國內的哲士就建議王造一個類似夢中所見的金像,但卻要以純金鑄造,象徵巴比倫為永存不朽的王國。這時王和他的謀士既忘記了夢的含意,更忘記夢中講述的世界大事,一心只想建立自己的威權,高舉巴比倫為至尊,得到列國的臣服。因此,但以理的講解要被遺忘,真理也要被曲解妄用。撒但利用野心和狂傲,意圖破壞上帝的旨意。當人以高抬自己來促進人的計畫時,就成為行惡的勢力了。 SPaK 147.1
尼布甲尼撒從寶庫中取出金子來命人鑄造一座金像,高達六十肘,寬達六肘;並頒布諭旨,命令所有臣民在行開光禮那 天都要向這像跪拜,以表示效忠巴比倫的權勢。到了指定的那一天,各國各方各族的人都聚集在杜拉平原,按照王的命令,一聽見樂器的聲音,就俯伏敬拜金像。撒但希望藉此破壞上帝使以色列人被擄而造福異邦的旨意。但上帝所命定的卻不是如此;在跪拜的群眾當中,有三個人不肯跪拜別神。有一些心懷嫉妒的哲士將這消息向王稟告,王吩咐把沙得拉、米煞、和亞伯尼歌帶到他面前來,問道:「你們不事奉我的神,也不敬拜我所立的金像,是故意的嗎?」王又加上一句說:「若不敬拜,必立時扔在烈火的窯中。有何神能救你們脫離我手呢?」 SPaK 147.2
王的威嚇無法改變這三個人對天地主宰的效忠,他們泰然自若地回答說:「即便如此,我們所事奉的上帝必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即或不然,王啊,你當知道我們絕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王便怒不可遏,吩咐人把窯加熱七倍,然後將他們三人捆起來扔進火窯中。當時連抬他們的人都被窯的火燄燒死。但是主卻沒有忘記這三位忠心的青年,祂親自顯現,與他們一同在火中遊行。 SPaK 148.1
王從御座上站起來,臉色蒼白,驚恐地對大臣們說:「我們不是扔了三個人進去嗎?但我卻看見火窯裏有四個人,不受捆綁地在火中行走,也沒有受傷。那第四個的相貌好像神子。」這些希伯來俘虜平日就常向周圍的人講述上帝的知識,亦曾提及基督為救贖主,因此王能認出火中行走的第四位乃是上帝的兒子。尼布甲尼撒顧不了自己的尊嚴,竟走到火窯門口,呼叫說:「至高上帝的僕人出來罷。」 SPaK 148.2
於是沙得拉、米煞、和亞伯尼歌便當眾走出火窯,顯明他 們絲毫未傷,連頭髮也沒有燒焦,衣裳沒有變色,亦沒有火燒的氣味。眾人無不戰兢恐懼,全然忘記金像的敬拜。王聲稱:「沙得拉、米煞、和亞伯尼歌的上帝是應當稱頌的,祂救護倚靠祂的僕人,因此除祂以外,他們不再事奉敬拜別神。」王頒布另一道諭旨:「凡謗讟沙得拉、米煞、和亞伯尼歌之上帝的人,必被處死。因為沒有別神能這樣施行拯救。」他確信希伯來人的上帝配得無上的尊崇,就盡力傳佈效忠上帝之事,此舉甚蒙神喜悅。 SPaK 148.3
主藉著拯救祂忠心僕人的事,表示祂對受壓迫之人的眷佑,並斥責一切反抗上天權威的屬世勢力。這三位希伯來人向巴比倫全國宣佈他們對上帝的忠心與信靠。他們在受試煉的時候謹記主的應許:「你從水中經過,我必與你同在;你過江河,水必不漫過你;你從火中行過,必不被燒,火燄也不着在你身上。」(賽43:2)那些應邀來參加金像開光典禮的各國代表,將這奇妙的神蹟帶回本國去,使上帝在全地得到了榮耀。 SPaK 149.1
今日亦有許多上帝的僕人遭受凌辱和虐待,人必特別遷怒於遵守第四誡安息日為聖的人,在末日更會有命令發出,將他們處死。然而上帝忠心的兒女必須顯明祂乃是唯一當受敬拜的真神,即使順從的結果是監禁、死亡、或放逐,仍要堅守真理。主必為他們施行大能。沙得拉、米煞、和亞伯尼歌的日子怎樣,世界歷史結束的日子也必一樣。無論置身何處,祂必與他們同在,給予安慰和支持。在大艱難時期,他們必屹立不動,並得到大能的天使的保護。耶和華必要拯救一切信靠祂的人。 SPaK 1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