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盛的葡萄園
第三十三章—律法書
「在約西亞以前沒有王像他盡心、盡性、盡力地歸向耶和華,遵行摩西的一切律法;在他以後,也沒有興起一個王像他。」 (王下23:25)
眾先知所傳講有關被巴比倫人擄掠的信息,為約西亞王在位第十八年間的改革預備了道路。這項改革運動,乃是因意外發現了一本遺失多年的聖經而發起的。約在一世紀之前,當希西家王首次遵守逾越節時,就制定規例由祭司每日向民眾公開宣讀律法書。希西家王朝之所以如此強盛,乃因遵守了摩西所記載的律例,特別包括申命記中約書的律例。但瑪拿西卻廢除這些律例,在他作王期間,那置於聖殿裏的律法書抄本竟不慎遺失了。因此民眾多年來得不到律法書上的訓誨。這抄本後來由大祭司希勒家在聖殿裏找到,當時王正為保全殿宇而進行大規模的修理工作。大祭司將這寶貴的書卷交給一位頗有學問的文士沙番,他閱讀之後就呈文給王看,並向王述說發現律法書的經過。 SPaK 118.1
約西亞王初次聽到古卷所記載的勸勉和警告,深受感動;並發現書中所提的許多情形與他國內的實際景況相似,使他不禁為前途戰慄。他作王第八年,尚且年幼,就已經完全獻身事奉上帝。當他二十歲的時候,曾切實地除掉邱壇、木偶、雕刻和鑄造 的像,潔淨了猶大和耶路撒冷。他又將這項改革推展到以色列先前所佔領的巴勒斯坦一帶,那時還有少數的以色列人留居該地。約西亞就這樣在他青年的時期,利用作王的地位,高舉上帝神聖律法的原則。王看出律法書乃是一個知識的寶庫,就決心遵照其中的訓誨而行,盡其所能的使百姓熟悉其中的教訓,引導他們尊重並愛慕上帝的律法。 SPaK 118.2
當王看到主的忿怒已向眾民發作,就撕裂衣服,滿心憂傷地跪在上帝面前,祈求祂赦免他們的罪孽。那時,女先知戶勒大住在耶路撒冷靠近聖殿的地方,王就差派官員去見她,請她求問耶和華,看是否能挽救瀕於滅亡的猶大。主藉著戶勒大傳話給約西亞說,耶路撒冷的敗亡已經無可挽回了,即使百姓在上帝面前自卑,亦無法避免刑罰。他們的良知因長久作惡而麻木,如果刑罰不臨到他們,不久必轉回罪惡的道途上去。但因王在上帝面前虛心祈求,耶和華傳給他的信息是:「我必使你平平安安的歸到墳墓,到你列祖那裏;我要降與這地的一切災禍,你也不至親眼看見。」(王下22:20) SPaK 119.1
約西亞既從這話中看出上帝願意將憐憫夾在刑罰之中,就決心盡力進行切實的改革。他立時招聚長老和官員,連同一般平民和祭司及利未人,在聖殿的院內舉行一次大會。王親自在會眾面前宣讀聖殿裏的約書,他以真摯之情誦讀信息,使聽眾大受感動,於是有許多人決心與王一同祈求赦免。這時王向官員們建議,要他們和眾民與上帝嚴肅地立約,彼此合作進行改革,眾民都服從這約。王在隨後的改革中,專心致力於除滅一切拜偶像之痕跡。約西亞不折不撓地努力進行潔淨全地的工作,以嚴厲的措 施對付偶像崇拜,「殺了邱壇的祭司;凡猶大國和耶路撒冷所有交鬼的、行巫術的、與家中的神像和偶像,並一切可憎之物,約西亞盡都除掉。」(王下23:20、24) SPaK 119.2
數百年前,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曾在伯特利築一座邪教的壇。他正在為這壇行奉獻禮時,突然有一位來自猶大的「神人」斥責說:「壇哪,耶和華如此說:大衛家裏必生一個兒子,名叫約西亞;他必將邱壇的祭司,就是在你上面燒香的,殺在你上面,人的骨頭也必燒在你上面。」(王上13:2)過了三個世紀,約西亞王來到伯特利,將這座壇拆毀焚燒,打碎成灰。他又打發人將山上墳墓的骸骨取出來,燒在壇上,污穢了壇,如此就應驗了神人所說的話。王也拆毀在橄欖山南麓,所羅門王為妃嬪所設置的神龕和神像。 SPaK 120.1
約西亞又根據律法書中的條例舉行一次大規模的逾越節,以求堅定猶大對上帝的信心。那些負貴執掌聖殿禮節的人先作準備,在這偉大的節日,任人慷慨地獻上禮物。自此之後,約西亞繼續作王十多年;三十九歲時在與埃及軍作戰時陣亡,葬於他列祖的墳墓裏,猶大和耶路撒冷人都為他悲哀。耶利米作哀歌,所有的男女也唱哀歌,追悼約西亞,直到今日。但他的虔誠與熱心,並不足以改變許多頑梗不肯轉離偶像之人的心。耶路撒冷遭毀滅的時候即將迅速來臨,那時全地的居民都要被擄到巴比倫去,在那裏學習他們在順境中所不肯學習的教訓。 SPaK 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