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盛的葡萄園
第二十三章—亞述的擄掠
「誰是智慧人?可以明白這些事;誰是通達人?可以知道這一切。因為,耶和華的道是正直的;義人必在其中行走,罪人卻在其上跌倒。」(何14:9)
以色列國末後的幾年,充滿了暴行和血腥事件。二百餘年以來,君王相繼被弒。他們一再向上帝行詭詐,對人亦如此。上帝藉著何西阿和阿摩司這兩位先知,屢次傳悔改和警告的信息給這十個支派,均徒勞無功。某些首領深覺聲望日沉,因此決定與異國締結盟約,藉以獲得政治上的權勢。他們求告埃及,投奔亞述,並與亞述立約。上帝先後差派了以利亞、以利沙、阿摩司、何西阿等先知責備與勸告他們,均告無效,以色列反而在離道反教中越陷越深。最後祂說:「我必因他們所行的懲罰他們,照他們所作的報應他們。」(何4:9) SPaK 83.1
以色列在被擄到亞述之前五十年中的罪惡,與挪亞的日子一樣。他們高舉自然界過於上帝,敬拜受造之物代替創造主,因而輕易成為試探的掠物,屈從於人心的邪情惡慾。眾先知的抗議和疾呼,也起不了作用。耶羅波安王設置兩隻金牛犢,導致拜偶像之風盛行,使以色列忘記自己的創造主,而更趨敗壞。當時何西阿勸告眾民:「來吧!我們歸向耶和華;祂撕裂我們,也必醫 治;祂打傷我們,也必纏裹。」(何6:1)主應許說:「我必醫治他們背道的病,甘心愛他們;因為我的怒氣向他們轉消。我必向以色列如甘露;他必如百合花開放,如利巴嫩的樹木扎根。」(何14:4、5)阿摩司亦勸勉道:「你們要求善,不要求惡,就必存活。」(摩5:14) SPaK 83.2
蔓延全地的罪惡,終於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於是主說:「以法蓮親近偶像,任憑他吧!」(何4:17)將要臨到以色列的報應乃是「必將這國從地上滅絕,卻不將雅各家滅絕淨盡,……我必出令,將以色列家分散在列國中,好像用篩子篩穀,連一粒也不落在地上。」(摩9:8、9)「你的兒女必倒在刀下,你的地必有人用繩子量了分取;你自己必死在污穢之地,以色列民定被擄去離開本地。」(摩7:17)這些預言的刑罰遲延了一段時期,在耶羅波安二世的統治之下,以色列國外表似乎昌盛。祭司首領亞瑪謝因不願聽見譴責的聲音,便叫阿摩司離開那裏,但先知仍堅定地傳講他們必滅亡的預言。 SPaK 84.1
這個國家的毀滅乃是逐步形成的。當亞述王普勒來攻擊以色列國之時,以色列王米拿現獻上一千他連得銀子給亞述王,因而暫時保住了他的王位,但米拿現卻陷入拜偶像的罪惡中。他的繼承人比加轄和比加,也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在比加作王的二十年間,亞述王提革拉毘列色侵犯以色列,擄走流便人、迦得人、瑪拿西半支派的人,以及住在基列、加利利、和拿弗他利全地的人,並將他們分散到巴勒斯坦之外的異邦去。自此之後,北方的以色列國再也沒有復興起來。剩下的人雖然仍有政府的形式,卻不再擁有權柄。在何細亞即位不久後,國家便覆亡了。 SPaK 84.2
慈悲的上帝,又給眾民另一次轉離偶像的機會。何細亞在位第三年時,希西家開始作猶大王,便在耶路撒冷的聖殿崇事上進行了重要的改革。他計劃守一次逾越節,不但要本國的猶大和便雅憫支派參加,並邀請了北方的各支派前來守節。這個邀請卻遭到以色列國冷漠的拒絕,甚至還以侮辱的態度對待猶大國的使者,只有少數人前往守節。約兩年之後,亞述軍再次入侵,許多人慘死於飢餓、瘟疫、和刀劍之下。撒瑪利亞城和以色列國同時淪陷,而十個支派所餘下的人,亦全數被擄,分散在亞述國的各省中。 SPaK 85.1
上帝使用亞述人實現了祂的預言,但祂降這可怕的刑罰,其中還有更大的旨意,要藉著祂子民分散在異邦人之間來完成。從加在以色列人身上的諸般苦難,祂預備了道路,使上帝的榮耀得以向地上的萬國彰顯,並讓亞述國的人能夠認識上帝聖德的特徵和祂律法的仁慈。 SPaK 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