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之争

16/46

12—法國的改革運動

耶和華的名,是堅固臺;義人奔入,便得安穩。  (箴18:10) GCTai 32.1

在斯拜耳茲抗議書和奧斯堡信仰宣言公布之後,接著就是多年的戰爭和黑暗。宗教改革運動內部的分裂削弱了它的力量,外面又受到強敵的攻擊,改正教面臨被消滅的危機。新教中的一個領袖出賣信徒中的王侯,使他們如俘虜般的落在皇帝手中,在各城裡被拖來拖去。德國皇帝查理五世以撲滅新教為畢生的抱負,寧願犧牲一切來粉碎這個「異端」,結果他的軍隊在戰爭中損失殆盡,國庫枯竭。自己也因長期掙扎與內憂外患搏鬥而精疲力盡。最後他放棄皇位,在修道院裡終其一生。 GCTai 32.2

改革運動在瑞士也同樣面臨黑暗時期。雖然有許多地區接受了改革的信仰,但其他地區仍固守羅馬的教條。他們對接受真理的人施以逼迫,引起了內戰。薩文黎和其他改革工作者,都在卡帕爾血腥的戰場上犧姓,愛克蘭帕底也去世了。看來羅馬教似乎是得勝,但上帝的聖手必施行拯救,在其他國家興起工人來推進改革運動。首先得見亮光的乃是年邁又博學的李富黎,他曾任巴黎大學教授,又是個熱心的羅馬教徒。在鑽研古代文學時注意到聖經,就指導學生研究聖經。他原本極推崇古代聖徒,有意編寫一部先聖和殉道者的歷史。他想或許能在聖經中找到資料,結果他在聖經裏找到的聖徒記錄卻與羅馬教所敬拜的大不相同。於是他放棄了自己的計畫,專心去研究上帝的話,並將所發現的寶貴真理教導別人。 GCTai 32.3

一五一二年,在路德和薩文黎開始改革工作之前,李富黎已經寫道:「上帝因信賜給我們義,使我們得以靠恩典稱義而得永生。」他一面教導人救贖的功勞完全歸於上帝,一面宣揚順從為人類的本分。在他的學生中有一位名叫威廉法勒爾,是個忠實的羅馬教徒。原本他心中火熱,一心要除滅反對教廷的人。他曾陪同李富黎走遍巴黎各教堂,在祭壇前跪拜,獻禮物裝飾神龕。但這些禮節並未使他心靈得到平安,無論怎樣苦修也無法擺脫罪惡感。當他聽到「救贖乃是出於恩典」,以及「唯有基督的十字架才能打開天國的門,關閉地獄的門。」就欣然接受真理,並熱心的出去為主宣傳福音。 GCTai 32.4

不久,有一個顯要人物─摩城的主教與他攜手合作,加上其他教師們一齊宣講真道,於是各階層都有人信從福音,就連法國國王法蘭西斯的姊妹亦接受這新的信仰,而國王和太后也表示贊同。改革家深深地期許法國的宗教改革可以成功。因為在此時所出現的一段平安時期,是要使他們得到力量,以便應付那將臨的風暴。摩城的主教熱心工作,撤換無知和腐敗的神父,而盡量任用有學識和敬虔的人。李富黎翻譯了聖經中的新約,當路德的德文聖經出版時,法文聖經的新約也在摩城印行。主教在教區中努力推銷,以致鄉民都得到聖經。他們如獲至寶的歡迎上天的信息,每日殷勤誦讀聖經,並一同祈禱讚美上帝。福音使這些村鎮起了極大的改變,在他們的生活中彰顯出上帝的恩典和能力,改革和提昇人的生活。在摩城所發出的真光照耀著遠近各地,悔改的人數天天增加。後來摩城的主教經不起考驗,竟選擇妥協之路。但摩城的信徒卻堅定不移,在火焰中為真理作美好的見證。 GCTai 32.5

在勇敢為基督作見證的人當中,不單是一些卑微和貧窮的人,其中也有些貴胄皇親視真理比財富、地位和性命更寶貴。柏昆路易出身貴族,是個舉止大方、品行端正的爵士。他本是羅馬教的忠實擁護者,而且特別憎恨路德教派。後來受上帝引領去研究聖經,才發現其中「並沒有羅馬教的道理,反而是路德的道理。」從此便全心獻身從事福音的工作。「他是法國貴族中最有學問的一個人。」又是王所寵愛的人,許多人認為他是法國的「第二 個路德。」羅馬教廷覺得柏昆比路德還可怕,他三次被羅馬當局囚禁,但國王欽佩他的才華和高尚的品德,不肯讓他犧牲,所以把他釋放了。當時有人勸他逃亡到外國去,以求安全,但柏昆不畏危難,不單要維護真理,還要攻擊謬論。柏昆從巴黎大學神學院的博士著作中找出12項,並公開稱之為「違反聖經的異端」,請國王主持雙方的辯論。羅馬教廷深知自己無法勝過聖經,便想利用其他方法尋求出路。 GCTai 32.6

正在那時,巴黎一個街口的貞女馬利亞神像被人損壞了,引起全城的騷動,而修道士藉這機會歸罪於柏昆,因此將他逮捕了。王自巴黎引退,讓僧侶們為所欲為。於是他被公審和定下死罪,而且唯恐國王出面營救,所以當天就執行死刑。柏昆在中午被帶到刑場,在無數的人觀看之下,從容就義。他的臉上煥發著上天的榮光和平安。在受火刑之時,他本想對民眾說幾句話,但修道士的喧嚷和士兵的兵器相擊聲,淹沒了殉道者的聲音。他的身體就在火燄中燒盡了,但他立下的榜樣卻萬世流芳。 GCTai 33.1

在摩城遭受逼迫的時期,改革家們遵照聖經的教訓,分散到各處去傳道。李富黎到德國,法勒爾到法國東部他兒時的故鄉去,以無畏的熱誠傳講真理。不久又受到地方當局禁止和驅逐,此後雖然不能公開講道,但卻遍行各鄉鎮,在私人的住宅和偏僻的牧場上教訓人,這樣真光就傳到許多遙遠的省分。上帝在巴黎的一所學校裏,興起一位聰明好學、才華過人的青年──約翰喀爾文,成為推進聖工的工人。他有一個參加改革運動的表兄弟奧力維坦,與他見面時經常談論宗教問題。他告訴喀爾文,世界上有兩種宗教:一種是人所發明的,叫人靠遵守禮節和善行拯救自己;另一種是從聖經而來的宗教,教導人以信賴上帝白白賜下的恩典而得救。喀爾文,表面上不贊同他的論點,但內心卻起了種種思潮。他看到自己的善行和苦修、教會的禮節、聖徒的代求,都不足以贖罪,這一切都無法使他與上帝和好。 GCTai 33.2

正當他內心掙扎不已時,偶然地經過一個廣場,看到一位被焚燒的「叛教徒」臉上表現的平安,令他十分驚異。那人所擁有的信心和勇敢,與自己所感到的失望與黑暗相比,使他決定要研究聖經。結果他在聖經中找到了基督,並決定終身從事福音的工作。但秉性怯懦的喀爾文不敢作公眾的教師,只想專心從事研究的工作。在馬加勒特公主保護下,他開始在人們家中誦讀聖經,並闡明救恩的道理。那些接受真理的人把這佳音傳給別人,喀爾文又轉向別的村莊傳道,無論宮室或茅屋,他都進去。過了幾個月,他又回到巴黎挨家挨戶向人打開聖經和講論基督。當時在巴黎到處充滿神學辯論的喧囂,公主馬加勒特決定宣講改革的信仰,便打開了王宮的門。她將宮內的一間房子改作會堂,每天在指定的時間請宣道士講道。於是各界人士蜂擁前來,不但會堂,連一切接待室和走廊都擠滿了人。國王不但沒有禁止這些聚會,反而命令巴黎城開放兩間教堂作為宣道之用,使該城得到上帝聖言之感動而變成節制、純潔、勤勞和有秩序的地方,足有二年之久。 GCTai 33.3

羅馬教廷見此便改變策略,轉向一般平民進行煽惑,設法引起無知和迷信,甚至狂熱。巴黎人盲目地屈從這些虛偽的教師,後來教堂被封閉,火刑的柱子也再次豎立起來。這時喀爾文仍在巴黎傳佈真光,正當法警要逮捕他時,朋友緊急將他縋出窗外,逃往南邊馬加勒特的轄境內。他在那裡受到有權勢的友人保護,專心從事研究。等風暴稍為平靜,他到波亞疊工作,在該城首長家中、公園裏或自己的寓所內,向願意聆聽的人傳講永生之道。不久聽眾的數目增多,為了安全起見,就到城外的幽谷山洞中,找到聚集之所。人們從不同的路線出城到這偏僻的地方聚會。法國的新教徒在此舉行了第一次的聖餐禮,後來還差派多位忠心的傳道人出去宣揚福音。隨後喀爾文重返巴黎,發現幾乎每一扇工作之門都已關閉,於是決定到德國去。他一離開法國,逼迫的狂風驟起,若他仍在巴黎,勢必要在大屠殺中犧牲。 GCTai 33.4

法國的改革家希望與德國和瑞士的同道一樣,以勇敢的行動喚醒國人。於是在一夜之間,法國各地貼滿了攻擊彌撒祭的標語。有一張標語竟張貼在宮廷的門上,使國王甚為恐慌和震怒,於是下令逮捕一切路德教派的人。他們先捉拿一個貧窮的工匠,並以火刑威脅他領他們到每個新教徒家中。他本來不願屈服,終被死刑所懾服,就領著修道士、神父和士兵們到信徒家中搜捕。這個行動震驚全城,許多犧牲者在殘酷的折磨中死亡。為了延長他 們的痛苦,當局甚至將火勢降低。刑場分佈在巴黎各處,熾火終日不熄。這些人經過街道往刑場去的時候,臉上煥發著喜樂平安的光彩,從容就義。他們表現的英勇氣概和饒恕的精神,為福音作無聲卻有力的見證 GCTai 33.5

神父為使群眾的忿怒沸揚,竟控告改正教徒圖謀推翻政府、殺害國王和羅馬教徒。他們加在無辜人身上的殘酷作為,遭致在三百年之後悲慘的災禍臨及法國。這時有成千上萬的人逃出巴黎,流亡在外。監獄裏有人滿之患,城中人心惶惶。國王法蘭西斯一向愛好和倡導文藝,如今卻下令取消全國的印刷事業。在一五三五年一月二十一日舉行這個可怕的儀式,要完全除滅改正教徒。巴黎的主教手拿「聖體」,要國王不戴冠冕、不穿王袍,扮成懺悔的罪人,跟在後面,領著王后和權貴們,沿途在每一座神壇前下跪。然後又在主教公館的大廳裡,為國家的罪惡和羞辱誌哀,並號召百姓根除「異端」,徹底地拒絕真理之光。又在主教的大教堂裡立下誓約根除「異端」,四處豎起火刑的柱子,當眾燒死改正教徒。行列便在執行酷刑的地方停下,直到再回到王宮中才分散。法國終於將福音完全根除,其結果卻是悲慘的。在一七九三年一月二十一日,恰好是逼迫改正教徒的二百五十八年後,法國國王路易十六世被拖到斷頭臺上處斬,而且在這血腥之日一共有二千八百人死在斷頭臺上。 GCTai 34.1

當法國拒絕上天的恩賜時,就撒下敗亡的種子,引致大革命和恐怖時代的來臨。此時法勒爾已逃到瑞士,繼續薩文黎的工作,使改革運動在瑞士更加發展。他在那裡將德國改革家的著作譯成法文,連同法文聖經一齊大量印行,然後低價供給售書員在法國銷售。他又以小學教師的身份,在瑞士一個偏僻的教區從事教育兒童的工作。除了普通課程之外,小心翼翼地介紹聖經的真理,藉著兒童將福音傳給父母們。當神父出來攔阻這工作時,他就轉往別處去。法勒爾徒步旅行,穿鄉越鎮,冒著性命的危險到各處傳道。在他不屈不撓的努力下,終於看到許多曾是羅馬教廷堡壘的城鎮,開門歡迎福音,接受宗教改革的信仰。摩拉特和涅沙忒爾兩區的一些城市也放棄了羅馬教會的信仰,撤去教堂中的神像。 GCTai 34.2

法勒爾久已盼望在日內瓦樹立新教的旗幟,讓它成為法國、瑞士和義大利改革運動的中心。他在周圍的城鎮建立了教會之後,帶著一個同伴進入日內瓦。結果只有兩次講道的機會便遭到反對和逼迫,於是在官府和士兵的營救下結束了他第一次在日內瓦的傳道工作。第二次的嘗試是藉著一位氣貌不揚的青年人,名叫弗洛蒙特。他開始時是作小學教師,由學生回家重述在學校所聽到的真理。不久就吸引了許多家長來聽他解釋聖經,直到教室裏都坐滿了聽眾。他又免費分贈新約聖經和真理的小冊子,將福音傳到不敢公然來聽道的人手中。後來他也被迫離開,但所撒下的種子已在眾人心中萌芽,繼續成長發展。日後傳道人回來努力耕耘,終於使改正教在日內瓦建立起來。 GCTai 34.3

喀爾文歷經多方飄泊之後,本欲前往巴塞爾,但發現路上有查理五世的軍隊駐守著,所以只好繞道日內瓦。該城的居民雖已擺脫羅馬的權勢,卻未完全放棄先前養成的惡習。法勒爾認為自己應和喀爾文聯合起來傳道,於是囑咐他留下來。喀爾文覺得自己身體衰弱、生性怯懦,只想找個安靜之處,藉著寫作教導眾人和建立教會。但是法勒爾的勸告如同天上來的呼召,使他不敢推辭,而留在日內瓦工作。 GCTai 34.4

此時改革運動的初期勝利已經過去,羅馬教皇重整旗鼓要消滅他們。在捍衛羅馬教皇的團體中,興起了最殘忍的耶穌會。他們切斷一切今世的親屬關係,灌輸狂熱的迷信,使會員能不顧一切地用各種手段反對真理。他們立誓終身過貧苦的生活,志在獲掌財富,推翻改革運動,重建教皇的威權。這些人以耶穌會會員的身分出現,披著聖潔的外衣四處行善,而內心卻充滿邪惡和詭詐。他們甚至混入政府機關中擔任君王的顧問,左右國家的政務。有時又扮成僕人去偵察主人的行動。他們在民間設立學校,誘導學生遵守羅馬教堂的儀節。耶穌會的會員迅速散佈到歐洲各地,他們無論到哪裡,羅馬教廷就復興起來。教皇下令重設「宗教裁判所」,讓他們在光天化日之下殺害良民。許多社會精英、知識分子、虔誠信徒和愛國的公民,不是被殺就是被迫逃往他鄉。羅馬教廷不惜以各種手段熄滅改革運動的亮光,從人間消滅聖經,恢復黑暗時代的無知和迷信。但改正教並未被推翻,小日內瓦城、荷蘭和瑞典反而能與強國西班牙的暴虐勢力相周旋。 GCTai 34.5

喀爾文在日內瓦工作將近三十年之久,設立了一個堅守聖經道德的教會,並在歐洲推進了改革運動。有許多印刷品和傳教士從這裡派遣出去傳揚改革的真理。其他受逼迫的地區均仰賴日內瓦為教訓、勸誡和鼓勵的來源。它成為全西歐流亡者的避難所,使許多人在此安身立業。後來亦有些人回到故鄉去抵抗羅馬教廷的暴政,例如:蘇格蘭的約翰諾克斯、英國的清教徒、荷蘭、西班牙的改正教徒、法國的胡格諾派教徒,都從日內瓦帶回真理的火炬,去照亮故鄉的黑暗。 GCTai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