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盛的葡萄園
第 十 七 章—以利沙蒙召
「上帝救了我們,以聖召召我們,不是按我們的行為,乃是按祂的旨意和恩典。」 (提後1:9)
上帝吩咐以利亞膏沙法的兒子以利沙接續他作先知。以利沙的父親是一位富農,全家尊崇耶和華,又忠於以色列的信仰。以利沙在鄉村的靜穆生活之中,接受上帝與大自然的教訓,又在工作的鍛鍊之下,養成簡樸和順服的習慣,預備他日後所將勝任的崇高使命。他一向克盡本分,既有領導的才幹,又具有願意為人服務的謙卑精神;是個正直、忠實、溫和、剛毅、和敬畏上帝的人。自幼從家庭生活中,學習與上帝合作。由於他在小事上忠心,就蒙召擔任重大的委託。人生的每一項行為都是品格的表現,惟有在小事上作「無愧的工人」,才能蒙上帝器重而委以更崇高的服務。 SPaK 65.1
許多人認為自己未曾直接參加宗教工作,而覺得在推進聖工上毫無貢獻,便期待從事一些偉大的服務。其實每個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參予上帝的工作。凡為基督訓練兒女的母親,實際上就如牧師在講臺上為上帝工作一樣。許多人渴望上帝賜予特別的才能,以便從事非常的工作,而忽視了對人生當履行的本分。成功往往不在乎才幹之多少,乃在於能否忠心地克盡本分, 以及對他人真摯的關懷。那最平凡的工作,若本著忠誠去作,一樣會蒙上帝喜悅。 SPaK 65.2
以利亞依照上帝指示,經過以利沙正在耕作的田間,就將自己的外衣搭在這個青年人的肩上。這時,上帝的靈亦感動以利沙,使他明白這就是上帝呼召他作以利亞繼承人的記號。「以利沙就離開牛,跑到以利亞那裏,說:求你容我先與父母親嘴,然後跟隨你。」以利亞回答道:「你回去吧!」這句話不是拒絕,乃是要以利沙決定是否能捨棄一切而接受呼召。以利沙知道這是上帝的呼召,不可為任何屬世的牽掛而錯過與上帝同工的機會,就毫不猶豫地順從了。 SPaK 66.1
上帝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以祂的服務為首,祂給每個人的呼召都不一樣,但上帝悅納每一個人的奉獻。主對每一個分享祂恩典的人,都指派服務他人的工作。我們當站在自己的崗位上,說:「我在這裏,請差遣我。」無論是傳道人或醫生,或仕農工商等職業,每人都有責任藉著自己的工作,將救恩的福音傳給別人。 SPaK 66.2
以利沙首先需要作的並不是甚麼偉大的工作,只是從事一些普通的服務,例如作先知個人的侍從。他甘心樂意作任何主所指示的事情,在小事上忠心,學得謙卑和服務的教訓。雖然周遭有許多試探,包括思念他所離開的家庭,但他並未屈從引誘。既然手扶著犁,就絕不向後看。傳道人應像以利亞一樣地訓練青年人,先給一些小責任,及至他們勝任之後,才給予更大的責任。年輕又缺乏經驗的職工應當與經驗豐富的上帝僕人同工,在實際工作上受訓練。如此主必親自與他們合作。每位獻身的青年,都 當把握機會,以謙卑順從和甘願犧牲的精神學習事奉上帝。 SPaK 66.3
以利沙蒙召之後,以利亞與他同工多年,每天都從生活和工作中得到更佳的準備。他們聯合傳道期間,以利亞時常奉召前去指正和責備罪惡。他又恢復了當時已停辦的三所先知學校,一所在吉甲,一所在伯特利,一所在耶利哥。在以利亞被接升天之前,他和以利沙一同訪問這幾所訓練中心,向他們重述天上的教訓,好敦促學生們接受上天的陶冶,按照主的方法出去作工。以利亞對這些學校的成就,甚感欣慰。在他們巡視各校時,他再三叫以利沙回去,但以利沙不改初衷地回答說:「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我必不離開你。」 SPaK 67.1
於是二人一同前去約但河邊,以利亞捲起自己的外衣,用來打水,水就左右分開,二人便從河中走過去。以利亞又對以利沙說:「我未離開你之前,你要我為你作甚麼,只管求我。」以利沙既不求屬世的尊榮,也不求功名,只要求說:「願感動你的靈加倍的感動我。」以利亞告訴他:「你所求的難得,若看見我被接去,就必得著,不然,必得不著。」正說這話時,忽有火車火馬,將以利亞接升天去了。以利沙看見就呼叫:「我父啊,以色列的戰車馬兵啊!」以後就不再見到以利亞了。 SPaK 67.2
以利亞乃是預表基督復臨時活著見主的聖徒,摩西乃是代表那些在基督復臨時從死裏復活的人。日後,這兩位聖賢在耶穌登山變像時,一同來到山上,預表將來得贖之國度的縮影。以利沙把自己的衣服撕為兩片,拾起以利亞掉下的外衣,到約但河邊,像以利亞一樣用外衣打水,水也左右分開,讓他走過來。住在耶利哥的先知門徒看見,知道以利亞的靈感動了以利沙,就出來俯 伏迎接他。此後,以利沙就接替以利亞的工作。那在小事上忠心的人,證明他在大事上也能忠心。 SPaK 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