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述

6/58

第六章 在圣殿门口

(本章根据徒3;4:1-31) AAS 1.116

基督的门徒深深感觉自己的无能,所以他们本着祈祷自卑的精神,使自己的软弱接触祂的能力,自己的愚昧接触祂的智慧,自己的污秽接触祂的公义,自己的穷乏接触祂的丰富。他们既有这样的力量和准备,就敢在侍奉他们夫子的工作上勇往直前。 AAS 1.117

圣灵下降不久,在彼得和约翰经过一番恳切的祷告之后,他们就上圣殿去敬拜上帝,在美门口看见一个生来瘸腿的人。这个不幸的人四十年来度着疾病痛苦的生活,久已希望见到耶稣,以便得到医治;但他是一个孤苦无依的人,而且所住的地方又离那位大医师的工作地区甚远。后来他请了一些朋友帮忙把他抬到圣殿门口,可是到了那里,他却发现他所寄以全部希望的那一位已经遭人毒手,死于非命了。 AAS 1.118

他的失望引起了一些人的同情,因为他们知道他久已热切地期望得到耶稣的医治,因此他们仍是天天将他抬到圣殿门口,使过路的人看见他的情况可怜他而予以周济。所以当彼得和约翰经过的时候,他也向他们求帮助。这两个门徒慈怜地望着他。彼得说:“你看我们。那人就留意看他们,指望得着什么。彼得说,金银我都没有。”当彼得一说出自己的穷乏时,瘸子的脸上立刻显出失望;及至使徒继续说:“只把我所有的给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稣的名叫你起来行走,”他脸上立时显出希望的容光。 AAS 1.119

彼得“于是拉着他的右手扶他起来。他的脚和踝子骨立刻健壮了,就跳起来,站着,又行走。同他们进了殿,走着,跳着,赞美上帝。百姓都看见他行走,赞美上帝,认得他是那素常坐在殿的美门口求周济的,就因他所遇着的事,满心希奇惊讶。” AAS 1.120

“那人正在称为所罗门的廊下,拉着彼得、约翰,众百姓一齐跑到他们那里,很觉希奇。”他们惊奇,是因为看见门徒也能行耶稣所行的神迹,正如这一个瘸腿四十年的病人,现在站了起来,毫无痛苦,因行动自如毫无痛苦而欢喜,并因相信耶稣而快乐。 AAS 1.121

门徒看见百姓惊奇,彼得便说:“以色列人哪,为什么把这事当作希奇呢?为什么定睛看我们,以为我们凭自己的能力和虔诚使这人行走呢?”他向他们证实这个人之所以获得医治,乃是因拿撒勒人耶稣的名和祂的功劳,而且上帝已使耶稣从死里复活了。使徒宣称:“我们因信祂的名,祂的名便叫你们所看见所认识的这人健壮了。正是祂所赐的信心,叫这人在你们众人面前全然好了。” AAS 1.122

门徒接着直言无隐地指出犹太人拒绝并杀死生命的主的大罪;但他们也没有使恐惧战兢的听众灰心失望。彼得说:“你们弃绝了那圣洁公义者,反求着释放一个凶手给你们;你们杀了那生命的主,上帝却叫祂从死里复活了;我们都是为这事作见证。”“弟兄们,我晓得你们作这事是出于不知,你们的官长也是如此。但上帝曾借众先知的口,预言基督将要受害,就这样应验了。”他宣布说,圣灵已呼唤他们悔改归正,并且告诉他们:除了那位被他们钉死之耶稣的恩典之外,别无得救的盼望。他们唯有借着相信祂,才能使自己的罪得蒙赦免。 AAS 1.123

彼得大声说:“所以你们当悔改归正,使你们的罪得以涂抹,这样,那安舒的日子就必从主面前来到。” AAS 1.124

“你们是先知的子孙,也承受上帝与你们祖宗所立的约,就是对亚伯拉罕说:地上万族都要因你的后裔得福。上帝既兴起祂的仆人,就先差祂到你们这里来,赐福给你们,叫你们各人回转,离开罪恶。” AAS 1.125

门徒就这样宣讲基督的复活。听众之中有许多正要听这样的见证,既听见就相信了。这见证使他们想起基督所讲过的话,他们就和那些接受福音的人站在一起。救主所撒的种子发芽生长,结出果子来了。 AAS 1.126

门徒对百姓说话的时候,“祭司们和守殿官,并撒都该人忽然来了;因他们教训百姓,本着耶稣,传说死人复活,就很烦恼。” AAS 1.127

在基督复活之后,祭司们曾到处散布谣言,说祂的身体是在罗马守兵睡觉的时候被门徒偷去的。所以当他们听到彼得和约翰宣讲说,他们所杀害的主已经复活了,他们必然是大为不悦的。而撒都该人特别恼怒。他们觉得自己所最重视的教义已受到威胁,而自己的声誉也发生问题了。 AAS 1.128

相信这新信仰的人数很快地增多起来,于是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一致认为,如果让这班新兴的教师一直宣传下去而不加阻止,那么他们自己在民间的威信必要比耶稣在世时更受影响。因此守殿官在撒都该人协助之下逮捕了彼得和约翰。当时因天晚不便审问,就把他们下在监里。 AAS 1.129

门徒的仇敌不得不相信耶稣已经从死里复活了。因为证据确凿,不容置疑。虽然如此,但他们还是硬着心肠,不肯痛悔他们处死耶稣的罪行。犹太的官长们已经得到很多凭据,证明使徒是在上帝启示之下说话行事,但他们顽固地抗拒了真理的信息。基督降临的方式既与他们所希冀的不同,所以他们虽然有时感悟祂确是上帝的儿子,却终于昧着良心把祂钉十字架。上帝慈悲地给他们更多的凭据,而现在又给他们一个转向祂的机会。祂差遣门徒告诉他们,他们所杀害的乃是“生命之君”,而且在这一个可怕的控告中,祂向他们发出再一次的召唤,劝他们悔改。但犹太人的教师们反而觉得理直气壮,不肯承认责备他们钉死基督的人乃是受了圣灵的引导。 AAS 1.130

祭司们既决定要反对基督,他们每抗拒一次,就加强一次决心,反抗到底。他们的意志越来越顽强了。不是说他们再不能顺从基督;他们能,只是不肯。他们之所以与救恩隔绝,不只是因为他们犯了该死的罪,也不只是因为他们杀害了上帝的儿子,而是因为他们决心与上帝对立。他们一贯地弃绝真光,消灭圣灵的感动。那控制悖逆之子的势力在他们心中发作,使他们侮辱上帝所使用的人。他们既反抗上帝和祂仆人所讲的信息,他们悖逆的精神便因每一次的反抗而愈形恶劣。犹太的领袖们坚决不肯悔改,每日重新进行叛逆,准备收获自己所撒的种子。 AAS 1.131

上帝向怙恶不悛的罪人表示忿怒,不仅是因为他们所犯的罪,而是因为在祂劝他们悔改的时候,他们竟继续反抗,藐视祂所赐的真光,并一再重犯过去所犯的罪。如果犹太的领袖们肯顺从圣灵的感化,他们的罪必蒙赦免;可惜他们顽梗不化。照样,任何一个罪人,如果屡次抗拒圣灵,就会走到不能再受圣灵感化的地步。 AAS 1.132

瘸子被医治的次日,大祭司亚那和该亚法以及圣殿中其他显贵们聚集举行审判,把两个囚犯带到他们面前。彼得过去曾在这同一个会厅里,并在同一班人面前可耻地否认他的主。此时临到他自己受审,不禁往事映上心头。他现在有一个机会可以挽回他过去的怯懦。 AAS 1.133

在场的人也想起彼得在他夫子受审时所做的事。他们确信他们能用监禁和死亡的威胁把他吓倒。可是现在被带到撒都该人面前受审的彼得,和先前在基督受难之日不承认祂的那个易受冲动,自以为是的彼得已经判若两人了。自从那次失败之后,他已彻底悔改了。他不再是傲慢自夸,而是温和谦虚的了。他已被圣灵充满,所以他决心要靠着圣灵的能力,尊荣他所一度否认的圣名,借此洗刷过去变节的污点。 AAS 1.134

到此为止,祭司们一直避免提到耶稣的被钉或复活的事。可是这时,为要实现他们的目的起见,他们不得不问使徒那个残废的瘸子是怎样被治好的。他们发问说:“你们用什么能力,奉谁的名作这事呢?” AAS 1.135

彼得靠着圣灵的能力,以神圣的勇敢宣告说:“你们众人和以色列百姓都当知道,站在你们面前的这人得痊愈,是因你们所钉十字架、上帝叫祂从死里复活的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祂是你们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除祂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 AAS 1.136

彼得这一番勇敢的辩护,使犹太人的领袖们非常惊惧。他们原来以为门徒被带到公会之前时,一定会惊慌失措。然而这两个见证人所讲的话正如基督过去所讲的一样,有一种令人折服的能力,使对方哑口无言。当彼得论到基督说:“祂是你们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时,他的话里没有一点惧怕的声调。 AAS 1.137

彼得所采用的比喻是祭司们所熟悉的。先知们曾论到这块被弃的石头。基督自己在一次同祭司和长老们讲话时也曾说:“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这是主所作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所以我告诉你们,上帝的国必从你们夺去;赐给那能结果子的百姓。谁掉在这石头上必要跌碎;这石头掉在谁的身上,就要把谁砸得稀烂”(太21:42-44)。 AAS 1.138

祭司们听了使徒勇敢的申辩,就“认明他们是跟过耶稣的。” AAS 1.139

圣经记载在基督登山变相的一幕奇妙景象结束之后,“他们举目不见一人,只见耶稣在那里”(太17:8)。“只见耶稣”这几个字包含着早期教会史上所有生活与能力的秘诀。在门徒初听到基督的训言时,他们就感觉需要祂。他们寻求,寻见,并跟从了祂。他们在圣殿里,在住家里,在山边和田野,常与祂同在。他们正好像学生跟着先生,每天从祂领受永生真理的教训。 AAS 1.140

在救主升天之后,耶稣那种充满慈爱与光明的神圣气氛依然与门徒同在。那是一种亲密的交通。当那曾与他们同行共话、一同祈祷、并曾向他们说希望与安慰之话的救主耶稣口中发出平安的信息时,祂就从他们中间被接升天。当大队的天使迎接祂的时候,祂对门徒说:“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20)。耶稣已经带着人的形体升天。门徒确知祂站在上帝的宝座前,依然是他们的良友和救主;祂的同情也是永不改变的;而且祂要永远与受苦的人类成为一体。他们也知道耶稣基督正在把祂流血的功劳呈献在上帝面前,并伸出祂那受伤的手脚作为救赎罪人所付之代价的标志。这一种认识坚固了门徒的心,使他们能为祂的缘故忍受一切凌辱。他们现在与祂所有的联合,比祂亲自与他们同在时还要坚强。住在门徒里面的基督,这时借着他们发出光明、慈爱与能力,使一切看见的人都大为希奇。 AAS 1.141

彼得为救主辩护时所说的话都有基督为他作证。上帝的能力所医治的病人紧贴在门徒旁边,作为一个确实可靠的证人。这个人在几小时前还是一个无依无靠的残疾人,现在却已恢复健康。他既在场,就为彼得的供词作了有力的佐证。祭司和官长们无言可答。他们不能反驳彼得的申诉,但他们要制止门徒教训人的决心并未因此而稍减。 AAS 1.142

基督最大的神迹——使拉撒路复活——曾使祭司决心要除灭耶稣和祂所行的奇事,因这些奇事很快地消除了他们在民间的影响力。现在他们已经把祂钉死;但这里却出现了确凿的凭据,证明他们未能阻止奉祂的名行神迹或宣讲祂所教导的真理。那瘸子的得蒙医治和使徒的传道,已经轰动了耶路撒冷全城。 AAS 1.143

祭司和官长们为掩饰他们的窘态起见,便吩咐兵丁把使徒带出去,以便商量对策。他们大家同意,若要说那人没有痊愈是没有用的。假使能用谎言混淆事实,倒是妙计;但这是办不到的,因为门徒行这神迹乃是在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之下,而且已经为几千人所知道了。不过他们觉得门徒的工作必须停止,否则,耶稣将要得到许多信徒。同时他们自己不免大失体面。因为他们杀害上帝儿子的罪名是必要被举发的。 AAS 1.144

他们虽然有意除灭门徒,可是他们不敢这样做,只得恐吓门徒说,如果再奉耶稣的名传道医病,就必受极重的刑罚。于是他们又把门徒叫到公会前,命令他们不可再奉耶稣的名讲话或教训人。但彼得和约翰却回答说:“听从你们,不听从上帝,这在上帝面前合理不合理,你们自己酌量吧!我们所看见、所听见的,不能不说。” AAS 1.145

祭司们满心想惩罚这些对于自己神圣之职务忠贞不屈的门徒,但是他们又害怕百姓,“这是因众人为所行的奇事,都归荣耀与上帝。”故此,他们又把门徒恫吓了一番,就把他们释放了。 AAS 1.146

当彼得和约翰被捕之后,其他的门徒既知道犹太人的险毒,便不住地为两位受难的弟兄祷告,惟恐那加在基督身上的暴虐又将重演在门徒身上。使徒被释放以后,就立刻去找其余的门徒,把受审的结果报告给他们。信徒听了便大大欢喜便大为欢喜。“他们听见了,就同心合意地,高声向上帝说:主啊!祢是造天、地、海和其中万物的;祢曾借着圣灵托祢仆人、我们祖宗大卫的口说:‘外邦为什么争闹?万民为什么谋算虚妄的事?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也聚集,要敌挡主,并主的受膏者。’希律和本丢彼拉多、外邦人和以色列民果然在这城里聚集,要攻打祢所膏的圣仆耶稣,成就祢手和祢意旨所预定必有的事。” AAS 1.147

“他们恐吓我们,现在求主鉴察。一面叫祢仆人大放胆量,讲祢的道;一面伸出祢的手来医治疾病;并且使神迹奇事因着祢圣仆耶稣的名行出来。” AAS 1.148

门徒祈求主赐给他们更大的能力,好使他们在传道的工作上有力量,因为他们看出来,他们必要遇到基督在世时所遭遇的同样坚强的反对。当他们联合的祈祷借着信心达到上帝面前时,祂就应允了他们。他们聚会的地方震动了。他们都重新被圣灵充满,心中满有勇气。于是再出去在耶路撒冷宣传上帝的道。“使徒大有能力,见证主耶稣复活”。上帝也显著地赐福给他们的工作。 AAS 1.149

门徒对那不可奉耶稣的名讲道的禁令回答说:“听从你们,不听从上帝,这在上帝面前合理不合理,你们自己酌量吧。”在这件事上他们所勇敢坚持的原则,也就是后来在宗教改革运动时期那些为福音奋斗的人所努力持守的。当一五二九年德国诸侯举行施派尔会议时,会议发表了皇帝的谕旨,限制宗教自由,并禁止人再宣讲宗教改革的教义。那时世界的希望似乎将要消灭了。诸侯能接受这个谕旨吗?福音的真光是否被遮蔽,以致不能照耀那些仍然处于黑暗之中的群众呢?那时全世界的命运千钧一发,他们所采取的行动关系重大。于是那些接受改革信仰的人就开了一次会议,作出一致的决定说:“让我们拒绝这个谕旨吧。在良心的问题上,多数人的意见是不能成立的。” AAS 1.150

我们在现今的时代也应坚持这个原则。过去各世代中教会的元老和上帝的见证人所高举的真理和宗教自由的旗帜,在今日最后的斗争展开时,已经交在我们手中了。凡蒙上帝赐福明白祂真道的人都有责任保守这个伟大的委托。我们应当接受上帝的话为最高的权威。同时我们也该承认属世的政府是上帝所命定的。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教导人顺从政府乃是我们的天职。但当政府的命令与上帝的命令发生冲突时,我们必须顺从上帝,而不顺从人。我们必须承认上帝的话高过世人的法律。我们不可以“教会当局如此说”或“政府当局如此说”来代替“耶和华如此说。”基督的冕旒必须被高举,超过一切地上君王和臣宰。 AAS 1.151

上帝不要我们故意反抗掌权的人。我们的言论,不拘是用口说的或用笔写,都应当慎重考虑,免得使人误会我们有反抗政府法令的意思。我们不应当作什么事或讲什么话,使自己受到无谓的障碍。我们只要奉基督的名前进,宣讲主所托付我们的真理。若有人拦阻我们作这样的工作,我们只得像使徒一样地说:“听从你们,不听从上帝,这在上帝面前合理不合理,你们自己酌量吧!我们所看见所听见的、不能不说”(Acts 4:20)。 AAS 1.152